導讀:果肉似雞蛋黃,南方推廣種植多年,卻因味道難聞被人嫌棄
正所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不同的人喜歡吃不同的食物。而在我國的食物也是千奇百怪,有些食物是香噴噴的,有些食物則是臭烘烘的。比如臭豆腐這種食物,就是很多人說的“聞起來臭,吃起來香”。
而在水果界,也有一些另類的水果,它進化出了特殊的氣味,就是為了保護自己不被吃掉。這些年在南方有一種水果,它的果肉很像雞蛋黃,而吃起來卻有榴蓮的味道,在南方已經推廣種植多年了,但是依然沒有火起來,還被不少消費者嫌棄,它就是蛋黃果,民間也叫它仙桃。
蛋黃果是怎樣的水果?蛋黃果,很多人會聯想到超市里面的蛋黃派。不過蛋黃果是水果,而蛋黃派是蛋糕哦,這一點大家可不要搞混了。
蛋黃果是山欖科蛋黃果屬多年生的小喬木植物,這是一種典型的熱帶水果,它原產自古巴和北美洲一帶。蛋黃果引進我國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了,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初就已經引進了。但是當時一直沒有推廣種植,直到50年代的時候才在廣州地區少量種植,之后推廣到了廣西、福建、云南和福建等部分熱帶地區都有零星種植。
蛋黃果,長得真的如同它的名字一樣。果實是球形或橢圓形的,沒有成熟的時候是綠色的。而到了12月份果子成熟了以后,就變成了黃綠色或者是橙黃色的,皮很薄,里面是蛋黃一樣的果肉,其所包裹的是一個超大的果核。
因為蛋黃果長得很像桃子,在民間也給它取名“仙桃”。但是即便是有如此有“魅力”的名字,依然沒能讓蛋黃果在國內走紅,推廣了多年,依然還是一種小眾的冷門水果,許多人都沒有聽說過,更沒有吃過它。
為何蛋黃果火不起來?如果不是華南一帶的人,基本上很少聽說過蛋黃果。這種水果被引進我國也差不多有100年的歷史了,南方地區栽種也有五六十年了,可是卻就是火不起來,并不是營養方面部分豐富,主要還是食用口感不佳。
蛋黃果既然能被稱為“仙桃”,當然不光是因為長得很像雞蛋黃,營養方面確實很出色。蛋黃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磷、鐵、鈣、等營養成分和人體所必需的17種氨基酸。在營養方面是一點不含糊,并且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具有助消化、提神、鎮靜止痛、減壓降脂等功效。
可是它的缺點也是比較多的。第一點就是食用***的限制。雖然蛋黃果也可以直接鮮吃,但是它的果肉沒什么水分,并且吃起來味道淡淡的。一般都是把它加工成為了果醬、飲料、果酒或者是冰奶油吃,這樣的口感更佳。
第二個味道有點特別。很多人吃過蛋黃果以后,給出的評價就是“中看不中用”,它看起來確實很誘人,果肉似雞蛋黃,非常的誘人。可是吃起來卻很一般,聞起來有榴蓮的味道,并且吃起來卻是介于榴蓮和番薯混合的味道,這樣的味道很多人難以接受。
第三個原因是可食率并不高。蛋黃果本來就果子不大,但是里面卻還有1-2粒超大的果核,所以果肉很少,可食率不高。同時這種水果采摘以后,一般不宜直接食用的,要放上4-7天以后,等到它后熟了之后吃起來口感更好。而多數人等不起,也沒有耐心來等待,匆匆忙忙就吃了,感覺味道不好吃,也就不再繼續購買了。
結束語其實蛋黃果是比較耐存儲的,并且產量也很高的一種水果。可是因為很多人對它不太能接受,說它相比于蘋果、梨子、芒果和榴蓮等常見的水果而言,無論是味道,還是口感方面都要差很多。吃起來既不脆甜,也不香,反而有點臭味。因此即便是營養方面很出眾,但是依然難以接受它。
有時候在南方的超市、水果店也能見到蛋黃果,價格也不貴,一般就是10幾元一斤,可是卻很少人購買。而南方多數人種植蛋黃果,也基本都是自家人食用的。不過蛋黃果的果樹,觀賞價值很高,所以有不少人也把它栽種在庭院里。
各位朋友們,你們可有吃過蛋黃果呢?感覺味道怎么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