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盆栽桂花的養護
桂花是木犀科木犀屬常綠灌木或喬木,別名木犀、巖桂、秋桂、九里香、金粟等。桂花是我國十大名花,終年常綠,枝繁葉茂,雖然花朵小,但花清香幽遠,沁人心脾。桂花的桂與貴同音,是友好和吉祥的象征,桂花終年常綠,枝繁葉茂,秋季開花,芳香四溢。在園林中應用普遍,常作園景樹,有孤植、對植,也有成叢成林栽種。在我國古典園林中,桂花常與建筑物,山、石配,以叢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臺、樓、閣附近,舊式庭園常用對植。桂花對有害氣體二氧化硫、氟化氫有一定的抗性,也是非常適宜家庭栽培。
變種和品種多,—一般分為4組:金桂組、銀桂組、丹桂組和四季桂組。
花序聚傘狀簇生葉腋,基部有合生苞片。小花柄0.6一l厘米,光滑,黃綠色,有的灑紫紅暈。萼長1毫米左右,4裂。花冠近基部4裂,花瓣圓形至近倒卵形,長2-3毫米?;ㄉ蚱贩N而異,如金桂花淡黃色至深黃色,銀桂近白色或淡黃色,四季桂近白色或黃色,丹桂橙紅或橙黃色。雄蕊2,稀有4雄蕊,無花絲,貼生于花瓣基部,雌蕊1,柱頭2裂。核果橢圓形,長1.8厘米左右,先綠色,熟時紫黑色,種子橢圓形,多數品種不結實?;ㄆ?-10月,四季桂每2-3個月開花1次。金桂和銀桂的花香氣濃,丹桂和四季桂香氣淡。果熟期翌年4-5月。單葉對生,革質,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4-12厘米,葉表光滑,葉柄長0.8-1.2厘米。
喜充足的陽光,但苗期在夏季應適當遮光。喜溫暖,耐高溫,冬季極端最低溫度接近-20℃時,只要小氣候良好,地栽桂花可露地越冬,一般認為盆栽桂花長時間低于-6℃可能受凍害。喜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喜濕潤,忌積水,太澇根系容易腐爛,葉片脫落,導致全株死亡。有一定的耐干旱能力。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最為適宜,忌堿性土和黏重、排水不良的土壤。喜肥。開花要求有一段白天晴朗、夜晚冷涼兼有雨露滋潤的霧濕條件,高溫干燥花期延遲。
春季扦插宜在新梢萌發前,用上年的秋梢枝條作插穗。秋季扦插宜在春梢停止生長、秋梢還沒有萌發前進行,用樹冠中上部向陽的當年生半木質化嫩枝作插穗,徒長枝和內側枝不宜作插穗。插穗長8~10厘米,一般保留3-5個節位,直徑0.3一0.5厘米。上端留2-3片葉,剪去1/2葉片。如果不在生根藥劑里浸泡,也要在清水里浸泡插穗基部12-24小時。地溫25-28℃、空氣相對濕度85%-95%時,40天左右開始生根。
壓條繁殖于春天萌芽時在1-2年生枝條上進行環狀剝皮,寬1-1.5厘米。用壓條***包裹處理,經常澆水保持濕潤,2個月左右形成新根,秋季與母樹分離。
分株繁殖于分株前2-3個月,在母株和子株連接處進行半切離操作,促使須根進一步生長,以便全切離后能夠成活。
盆栽時盆土用腐葉土5份、園土3份、沙土2份配制,或腐殖土和沙壤土各半,都要另加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在新梢發生前少澆水,夏秋干旱天氣需多澆,秋季開花時澆水適中,如果盆土過濕容易引起落花,大雨天盆內如有積水,需及時將盆傾斜。生長季節每10天左右施1次稀薄液肥,7月以后增施磷肥,促進發芽分化和多開花,花前和花后各施1次肥。為了克服土壤與水質的堿性,在生長季節,每隔半個月左右用0.1%-0.2%***亞鐵溶液噴施1次葉面。
成年的桂花樹每年春、秋抽梢兩次,需適當修剪,保持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的生理平衡。早春萌芽前把枯枝、細弱枝、病蟲枝剪去,以利通風透光。秋季在開花后需進行1次修剪,根據植株生長勢,疏去過密枝和徒長枝,使每個側枝上均勻留下粗壯短枝。對樹冠過大而呈“頭重腳輕”的植株,要剪去上部生長過強的枝條,保留下部較弱的枝條,以均衡樹勢。尤其主干很高、下部枝條空虛、樹形不好的,在主干高度的2/3-3/4處,將頂部枝條都剪去,讓主干下部另發新枝。其他時間根據長勢可適當修剪,花芽多在當年新枝側芽上形成,不宜重剪。
用大盆栽培的生長旺盛植株,.每2-3年于春季萌芽前換盆1次。盆栽桂花常出現葉片干尖的現象,原因是長期不換盆或盆土黏重,即根系生長不好受到損害所致,不是缺水或土壤酸度的問題。
常見病害有炭疽病、褐斑病、枯斑病等。常見害蟲有介殼蟲、黑刺粉虱、葉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