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誤釋詞義的成語
1
1.七月流火 指天氣逐漸涼爽起來。《詩經·豳風·七月》稱:“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边@里的“七月”是指農歷的七月;“流”指向下運行;“火”是一星宿名,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又稱“大火”,每年農歷六月的黃昏時刻,出現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以后便漸漸偏西向下沉落,所以叫“流火”。這時酷熱開始減退,天氣漸漸地涼了起來。如:俗話說“七月流火”。今天,揚州的氣溫躥至今年入夏以來的最高點,達到37度。(不解詞義亂用)
2.明日黃花 原意是說重陽節一過,賞菊者漸少,后用以比喻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道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如:好萊塢女星梅蘭妮·葛瑞菲絲在戛納電影節獲得特殊貢獻獎,但是她卻同時向媒體抱怨人到中年的她已被好萊塢視如明日黃花。
3.彈冠相慶 指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伴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多作貶義。如:今年學校又新建住房四棟,“五一”前后將有一百二十六名青年教師喬遷新居,于是他們個個都彈冠相慶。(不合文意)
4.安土重遷 形容留戀鄉土,不愿輕易遷移到外地。重,不輕率。如:自古道:“安土重遷?!闭f到背井離鄉,沒有一個不怕的。
5.暴殄天物 原指殘害、滅絕各種自然之物,后泛指任意損害、糟蹋物品。暴,損害,糟蹋。殄,滅絕。如:對那些玩忽職守、暴殄天物、浪費國家財產的人必須繩之以法。
6.不經之談 形容荒唐無根據的話。經:經常的道理。如:有人說,修地宮時恐怕工匠暴露地宮秘密,當梓棺進入地宮之后便將所有工匠全部封閉在地宮里邊,其實這些都是不經之談,并非信史。
7.不刊之論 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刊,削除,修改。如:這種鼓吹有錢便是萬能的說法簡直是不刊之論。(不解詞義)
8.不足為訓 不值得作為典范或法則。訓,法則。如:安全隱患越來越嚴重,廠領導還是認為不足為訓,以致釀成了火災。(不值得作為準則,與“教訓”無關)
9.黨同伐異 和自己同派的就偏袒,不同派的就攻擊。黨,偏袒。如:我們必須指出,任何人都不能唯我獨尊,甚至黨同伐異。這種政治文化絕對不是健康的。
10.分庭抗禮 原指賓主相見,站在庭院的兩邊,相對行禮?,F在用來指雙方平起平坐,實力相當,可以抗衡???,對等,相當。如:辦公軟件市場已經從原來微軟一枝獨秀,逐漸走向國內外產品分庭抗禮的局面。
11.毫發不爽 一點也不差,形容極其準確。爽,差錯,失誤。如: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濕透,毫發不爽,應趕快吃點防感冒的藥。(與生病無關)
12.計日程功 工作進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計算。形容進展快,有把握按時完成。程,衡量,估量。如:中國的興盛是可以計日程功的。
13.久假不歸 長期借用而不歸還。假,借。如:借書最忌全書一套借去一本,而且久假不歸,使全書成為殘本。
14.勞燕分飛 比喻夫妻、戀人離別。勞,伯勞鳥。如: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親如一體的夫婦,也會有勞燕分飛的一天。
15.莫衷一是 不能斷定哪個對,哪個不對,得不出一致的結論。衷,折中,斷定。如:一道神秘白光襲倒七百多棵大樹,武漢東湖風景區22日晚發生的這一令人費解的大怪事,至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16.文不加點 文章一口氣寫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點,涂改。如:他寫稿子常常是文不加點,筆走龍蛇,簡直使人無法卒讀。(不是不加標點)
17.大方之家 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來指精通某種學問或技藝的專家。如:他花錢很隨便,真是大方之家。(成語意顯然不是花錢大方)
18.深孚眾望 深得眾人的信賴和尊重。易誤用成“深負眾望”。孚,使人信服。
19.信口雌黃 指不顧事實地隨意亂說。注意與“信口開河”區別開來,“信口開河”也有隨口亂說的意思,但“信口雌黃”詞義更重。
20.天馬行空 馬的奔馳如同騰空飛行。多比喻詩文、書法、言行等氣勢豪放,不受拘束。也形容說話做事不著邊際。天馬,神馬。
21.登堂入室 登上廳堂,進入內室。比喻學問或技能已經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
22.數典忘祖 泛指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典,典籍,指古代的禮制、歷史。
23.怙惡不悛 堅持作惡,不肯悔改。悛,改過,悔改。
24.為虎作倀 比喻給壞人做幫兇。倀,倀鬼。
2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樹、李樹不會說話,但它們的花和果實會把人吸引過去,樹下踩出小路來。比喻為人誠摯,自會有強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蹊,小路。
26.忍俊不禁(jīn) 忍不住要發笑。(不能后帶附加成分)忍俊,含笑。不禁,不能自制。
27.韋編三絕 形容勤奮讀書。韋,熟牛皮。韋編,用熟牛皮把書寫的竹簡編聯起來,就叫“韋編”。三,多次。絕,斷。
28.披肝瀝膽 剖開肝臟,滴下膽汁。比喻真心相見,也形容極盡忠誠。
29.相濡(rú)以沫 泉水干枯了,魚就吐沫來相互沾濕。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濡,沾濕,使濕潤。沫,唾沫。
30.滄海桑田 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遷巨大。
31.鐘靈毓(yù)秀 指美好的自然環境產生優秀的人物。鐘,凝聚,集中。毓,產生,孕育。
32.風馬牛不相及 言齊楚兩地相距甚遠,馬牛走失也不會到對方地域。后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風,放逸,走失。及,達到。
33.皓首窮經 直到年紀老了還在深入鉆研經書。形容勤奮好學,到老不倦。皓首,白頭,指年老。窮經,徹底鉆研經籍。
34.難(nán)兄難(nán)弟 兄弟倆才學、品行都好,難以分出誰高誰低。原指兩人同樣優秀,現也用來譏諷兩人同樣壞。
35.與人為善 本意是同別人一起做好事。后泛指善意地幫助別人。
36.月暈礎潤“月暈而風,礎潤而雨”的縮略語。月暈出現,將要刮風;礎石濕潤,就會下雨。比喻事情將要發生的先兆。暈,指太陽或月亮周圍出現的光環。礎,柱子底下的石墩。
37.為(wèi)淵驅魚,為叢驅雀 水獺想捉魚吃,卻把魚趕到深淵里去了;鷹想捉麻雀吃,卻把麻雀趕到叢林里去了。原比喻***不當,適得其反,后來比喻不善于團結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趕到敵人那里去。驅,趕走。
38.表里山河 內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勢險要。
39.披沙揀金 鋪散開沙子,挑取真金。比喻從大量的事物中選取精華。披,散開。揀,挑取。
40.人微言輕 指地位卑微,言論主張不受重視,不起作用。微,卑微。輕,輕微。
41.如椽之筆 像椽子一樣的大筆。指人的著作或重要的文字,也用以比喻筆力雄健。椽,椽子,安在梁上支架屋石和瓦片的木條。
42.探驪得珠 比喻做文章扣緊主題,抓住要領。探,摸取。驪,驪龍,古時傳說中的黑龍。
43.韜光養晦 比喻暫且隱藏自己的鋒芒或才能,不使表現出來。韜,本為劍套,比喻隱藏。光,光芒,鋒芒?;蓿璋?,不清晰。養晦,暫且隱退之意。
44.未雨綢繆 趁著還沒下雨,先修繕房屋門窗。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綢繆,用繩索纏捆,引申為修補。
45.響遏行云 形容歌聲、樂音等嘹亮悠揚,高入云霄,把浮動的云彩也阻止了。遏,阻止。
46.空穴來風 有了洞穴才有風進來。(語出宋玉《風賦》)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現多用來比喻消息和傳說毫無根據。
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
2
成語的特點之一是意義的整體性,其意義往往不是它的組成部分意義的簡單組合,因此不能只按照字面意思去牽強附會,而應做到三點:①要弄清成語的來源和意義;②要辨明成語的細微差異;③要區分成語語義的范圍,避免望文生義。
47.側目而視 斜著眼看人,形容畏懼而又憤恨。如:小李得了冠軍,尾巴翹到了天上,對朋友竟然側目而視。(這里錯解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48.良莠不齊 指好人壞人都有。莠,狗尾草,比喻品質壞的人。如:張老師針對班上學生良莠不齊的現狀,講課時注意分層指導。(不表示學習成績參差不齊)
49.馬革裹尸 意思是用馬皮將尸體包裹起來,形容英勇殺敵、戰死疆場的無畏氣概。如:那個時候,張大爺窮困潦倒,衣食無著,十分令人痛心,到頭來只落得個馬革裹尸的結局。(不是“死得很慘,死后連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沒有”的意思)
50.危言危行 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如:美國***在中國***上的危言危行,勢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棄。(“?!辈皇侵肝kU,而是指正直)
51.三人成虎 原指城市里本無虎,但只要有三個人謊傳城市里有虎,聽者就會以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如:你應該和朋友合作搞個課題,要知道三人成虎,眾志成城。(這里錯解為“很多人在一起就會像老虎一樣力量強大”)
52.下里巴人 指古代楚國的一種較通俗的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文藝作品。如:一些人對中國的茶有偏見,以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東西,檔次不如進口飲料。(這里錯解為“普通的鄉下人”)
53.目無全牛 形容技藝達到極純熟的境界。如:為了應對高考,教師越教越細,其結果是肢解了課文,長此以往,學生目無全牛。(這里錯解為“眼里看到的都是支離破碎的東西”)
54.望其項背 能夠望見脖子和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如:成都五牛俱樂部一二三線球隊請的主教練及外教都是清一色的德國人,其雄厚實力令其他甲B球隊望其項背。(誤解為“只能望見項背,形容差得遠”)
55.捉襟見肘 本指衣服破爛,后喻顧此失彼,應付不過來。如:運動會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見肘。(與“衣服不合身”無關)
56.不贊一詞 原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現指一言不發。如:我的態度很鮮明,對任何邪教的言論都不贊一詞,對他們的行為深惡痛絕。(這里錯解為“不說一句贊成的話”)
57.渙然冰釋 比喻相互間的嫌隙、疑慮、誤會等完全消除。如: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響,今年春天來得早,春節剛過,北海公園就渙然冰釋,讓喜歡滑冰的人大失所望。(這里錯解為“冰塊解凍”)
58.慘淡經營 本來是說作畫之前的苦心構思,后來形容苦費心思謀劃并從事某項事情或事業。如:夫妻倆慘淡經營著這家小店,生意一直很紅火。(“慘淡經營”表示為某事非常勞苦,該處運用正確,但因后有“紅火”,容易被判斷為錯誤)
59.洛陽紙貴 晉代左思《三都賦》寫成以后,抄寫的人非常多,洛陽的紙都因此漲價了。(見《晉書·文苑傳》)借指著作廣泛流傳,風行一時。
60.獨具只眼 形容具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眼光。不可理解為只有一只眼。
61.高山景行 不是指高山美景,而是比喻崇高的德行操守。
62.人言嘖嘖 指人們不滿地紛紛議論開來。此詞中的“嘖嘖”與“嘖嘖贊嘆”的“嘖嘖”不同義。
63.師心自用 按照自己的心思任意行事。形容固執己見,自以為是。師心,以自己的心為師,指以自己的心意為準。自用,憑主觀意圖行事。
64.高屋建瓴 在高屋頂上倒翻瓶子里的水。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擋的形勢。建,通“瀽”,倒水。
65.求全責備 對人對事要求完美無缺。(“責”,不能理解為“責怪”)責,求。備,齊全。
66.屢試不爽 經過多次試驗都沒有差錯。爽,差錯。
67.便宜行事 經過特許,不必請示,根據實際情況或臨時變化斟酌處理。也說便宜從事。
68.心廣體胖(pán) 原指內心沒有愧疚,體貌便安泰,舒坦。后專指內心安逸、舒暢,因而身體發胖。也作“心寬體胖”。廣,寬闊。胖,舒坦。
69.義薄(bó)云天 正義之氣逼云天。形容一身正氣,為正義而斗爭。薄,逼近。云天,指高空。
70.博聞強識(zhì) 見聞廣博,記憶力強。博,廣博。聞,見聞。識,記。
71.色厲內荏 外表強硬而內心怯懦。色,神色。厲,厲害。內,內心。荏,軟弱,怯懦。
72.一傅(fù)眾咻(xiū) 一個人教,許多人在旁擾亂。傅,教。咻,喧嚷。
73.旁門左道 指不正派的學術派別和宗教派別。泛指不正派的***、途徑等。也作“左道旁門”。旁、左,邪,不正。
74.不名一文 不能理解為不值一分錢,而是說極其貧窮。此處的“名”是“占有”的意思。
75.陽春白雪 不能理解為春天的雪,而是指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藝作品。(跟“下里巴人”相對)
容易用錯對象的成語
3
成語適用的對象和范圍一般比較固定,具有很強的單一性。如果對成語所表達的習慣對象或范圍缺乏了解,便會使陳述和被陳述對象之間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造成誤用。
第一類:人、物不分
76.風姿綽約 形容女子姿態優美。如:公園里擺放的各種盆栽菊花,姹紫嫣紅,微風一吹,更是風姿綽約。(不用來形容花木)
77.楚楚動人 形容女人打扮得漂亮,姿態嬌柔,能打動人。如:文章生動細致地描寫了小麻雀的外形、動作和神情,在敘述、描寫和議論中,傾注著強烈的感情,讀來楚楚動人,有很強的感染力。(使用對象錯誤)
78.洗心革面 改正錯誤,重新做人。如:本刊將洗心革面,繼續提高稿件的編輯質量,決心向文學刊物的高層次、高水平攀登。(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物)
79.倚馬可待 原意是站在即將出發的戰馬前起草文件,很快就可以完稿。特指人的文思敏捷,文章寫得又快又好。如:他呀,做起事來可麻利了,無論做什么都倚馬可待。(不用來形容做事)
80.炙手可熱 比喻氣焰很盛,權勢很大。如:《大河之舞》自1994年首演以來便炙手可熱,并且引燃了全球的踢踏舞熱潮,更是被全球藝人一致推崇為當代最具愛爾蘭民族風格的經典音樂劇。(只可指人,不能指其他的)
81.美輪美奐 形容房屋高大美觀,也形容裝飾、布置等美好漂亮。輪,高大。奐,眾多。如:博物館里珍藏著大量有藝術價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種花鳥蟲魚、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美輪美奐。(這里用來形容“石刻作品”中的“花鳥蟲魚”和“人物形象”,顯然是陳述對象的誤用)
82.如雷貫耳 像雷聲傳入耳朵那樣響亮。比喻人的名聲極大。
83.待人接物 指與別人交往相處。物,人物
84.樂(yào)山樂水 有的人愛山,有的人愛水。形容人的愛好不同。樂,喜愛。
第二類:謙、敬不分
85.蓬蓽生輝 簡陋的房屋也發出了光輝,自謙之辭,表示由于別人到自己家里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感到非常榮幸。如:使用我廠生產的涂料裝飾您的居室,保您蓬蓽生輝。(只能用于自己,這里卻用在別人身上,顯然不夠得體)
86.拋磚引玉 謙辭,比喻用自己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意見或文章,多用于自己一方。如:會議開始時氣氛有些沉悶,主持人建議李教授先來一段開場白,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用在這里顛倒了主從或尊卑關系,顯然不正確)
87.忝列門墻 謙辭?!般谩北硎咀约何涣衅渲袝層嗾呙尚?。表示自己有愧師門。如:你身為師傅的入室弟子,卻干出這種丟人的事,真是忝列門墻。(該詞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88.鼎力相助 鼎力,指能夠扛鼎的巨大力氣、能力,是贊美他人之辭。如:有什么困難盡管告訴我,我一定鼎力相助。(該成語屬于敬辭,不能用于自己)
第三類:陳述對象錯誤
89.巧奪天工 指人工的技藝極其精巧,勝過自然。如:翹首西望,海面托著的就是披著銀發的蒼山。蒼山如屏,洱海如鏡,真是巧奪天工。(適用于描述人工***的東西,而這里陳述的對象主體是自然界中的“蒼山”和“洱海”,強調的是自然造物之美,非人力所能達到,故使用錯誤)
90.草長鶯飛 形容江南春色的美好。如:三月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草長鶯飛,春光迷人。(這里說的是北方大草原,不恰當)
91.信筆涂鴉 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自謙之詞。如:他從小就喜歡畫畫,常在紙上信筆涂鴉,現在他畫的鳥已是栩栩如生。(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
92.如坐春風 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風里,形容受到良師的教誨、熏陶。如:辯論會上,聽了同學們慷慨激昂的發言,張教授真有一種如坐春風的感覺。(這里用錯了對象)
93.天花亂墜 指說得極為動聽,多指夸大或不切實際。本詞只能用來形容說話。
94.青梅竹馬 形容男女小時候天真無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間幼時的親密感情。
95.刮目相看 《三國志·呂蒙傳》記載,吳國大將呂蒙聽從孫權勸告,在繁忙的軍務中抽出時間讀書,學問大進,取得令人驚奇的成績。魯肅說:“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看?!敝噶硌劭创?,用新的眼光來看人。注意本成語一般用來指看待別人取得的進步和成績。
96.曾幾何時 指時間過去沒有多久。不能誤解為不久的將來。
97.含英咀華 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賞、領會詩文的精華。使用時注意本詞所指的對象。咀,咀嚼。英、華,花朵。
98.感同身受 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蒙受恩惠一樣。多用來代替別人表示感謝?,F多指雖未親身經歷,但感受就同親身經歷過一樣。
99.求田問舍 不能理解為買田購房,而是說只求個人小利,比喻人沒有遠大的志向。
容易用錯感***彩的成語
4
成語中相當一部分是具有明顯的感***彩的,使用時如果不加以區別,就會導致誤用。
100.重整旗鼓 比喻失敗后,重新聚集力量再來,也可寫作“重振旗鼓”。是褒義詞。如:敵人被打跑了。但我們知道,他們不會甘心失敗,一定會重整旗鼓,卷土重來。(不作貶義用)
101.半斤八兩 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如:陜西剪紙粗獷樸實,簡練夸張,同江南一帶細致工整的風格相比,真是半斤八兩,各有千秋。(該詞較多用于貶義,用于此處不恰當)
102.翻云覆雨 比喻耍手段,弄權術,反復無常。如:辛棄疾繼承并發揚了蘇東坡的豪放風格,以翻云覆雨的筆力、激昂跌宕的氣勢,抒情言志,針砭時弊。(本句是說辛棄疾筆下的功夫很深,而且富有豪情。這里顯然是誤用)
103.侃侃而談 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是褒義詞。如:在鐵一般的證據面前,他仍然侃侃而談,為自己開脫罪責。(此處貶義,應為“振振有詞”)
104.無所不至 是貶義詞,指沒有達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壞事都做得出來。如:面對自然災害,黨和***對我們關懷得無所不至。(應為“無微不至”)
105.始作俑者 貶義詞。指惡劣風氣的創始者。如:魯迅先生不僅是“五四”新文學的偉大旗手,而且也是現代版畫藝術的始作俑者。(褒貶失當)
106.趨之若鶩 許多人像鴨子爭食一樣成群地跑過去,比喻很多人追逐某種東西。多含貶義。如:齊白石畫展在美術館開幕了,國畫研究院的畫家競相觀摩,藝術愛好者也趨之若鶩。(用來說明“藝術愛好者”,是誤將貶義詞作褒義詞用)
107.處心積慮 指存心已久,費盡心機,也指千方百計地謀算。多用作貶義。如:為了救活這家瀕臨倒閉的工廠,新上任的廠領導積極開展市場調查,狠抓產品質量和開發,真可謂處心積慮。(褒貶失當)
108.首當其沖 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如:解決好職工和學生的冬季取暖問題,是學校領導首當其沖的任務。(誤用作“首先”了)
109.改頭換面 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內容。如:***要真正轉變職能,非要對現有的***機構進行徹底的改頭換面不可。(感***彩不符)
110.不稂不莠 比喻人不成材,沒有出息。不能望文生義誤用作褒義。稂,狼尾草。莠,狗尾草。
111.附庸風雅 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名士,從事有關文化的活動。附庸,追隨。風雅,文雅,多指才學。不能誤用作褒義。
112.拾人牙慧 拾取別人的片言只語作自己的話來說,多用來形容一味重復別人而缺乏主見。使用時注意其褒貶色彩。
113.飲鴆止渴 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決目前困難而不計后果。鴆,一種毒酒。注意這是個貶義詞。
114.曲高和寡 樂曲的格調越高,能跟著唱的就越少。原來比喻知音難得。現在也比喻言論或藝術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含諷刺意味。
115.狗尾續貂 比喻用不好的東西續在好東西的后面,顯得好壞不相稱(多指文藝作品)。含貶義。
116.沽名釣譽 故意做作,或用某種手段騙取名譽。含貶義。沽,買。釣,騙取。
117.頤指氣使 形容居高臨下的傲慢態度。頤指,用面部的表情示意。氣使,用口鼻出氣聲支使人。
118.奇文共賞 新奇的文章共同欣賞。(語出晉代陶潛《移居》詩:“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現多指把荒謬、錯誤的文章發表出來供大家識別和批判。
119.舞文弄墨 不能理解為寫文章,舊指歪曲法律條文,營私舞弊?,F泛指玩弄文辭。含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