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后,我一邊收拾,一邊聽心時代父母研究院的課程《如何進行時間管理》,主講老師是北京一所學校的高三化學老師兼班主任沈老師,并且被評為“北京市最受歡迎的班主任”、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等各種榮譽歸一身。
里面首先講到“一分鐘能干什么?”引起大家的思考,也許很多人會說,一分鐘什么也做不了,甚至包括我在內,有深深的感覺時間不夠用,一分鐘更是轉瞬即逝。沈老師馬上列舉了很多:一分鐘可以閱讀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可以瀏覽一版日報,看5-10個精彩的廣告短片,跑400米,做20多個仰臥起坐。跳繩100個以上。早晨起床,用一分鐘穿衣褲,一分鐘疊被子,一分鐘刷牙,一分鐘洗臉,一分鐘眨眼12次……
一分鐘,看似很短,卻能做出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珍惜當下,不負流年,靜默如初,不畏將來”這是近兩年來很流行一句話。時光悄悄流逝,我們需要珍惜每一分鐘,漸行漸遠的來處,越來越近的歸途。
當我收學生作業時,學生喜歡的口頭禪是“老師,等會,再給我點時間”;
當我讓孩子起床時,孩子喜歡說的是:媽媽,再給我兩分鐘瞇一會”;
當領導給我要整理的資料時,我也習慣性回答:再給我半天整理吧!”
時間就這樣在磨磨蹭蹭中一天又一天,在渾渾噩噩中一年又一年,過去的15年教學生涯,我真的要感謝沒有偷懶的自己。但發條并沒有擰緊,擠一擠時間總是有的。
今年暑期鄭州因為有疫情,國慶節后才開學,我為時間如此緊張而發愁,課時有限,教學內容又很多,有時因上課太投入而沒有聽到下課的***,學生似乎不太情愿了,甚至有的學生期盼著趕快放假,明明剛剛開學不久,為什么又急著想放假吶?我也曾經試圖找自認為還不錯的學生了解情況,他們說:“我們自己也感覺自相矛盾,即盼望著開學,沒多久就厭倦了,又期盼著放假,其實,我們回家后更不開心,因為父母似乎很不情愿我們回去,除了吃飯睡覺就是打游戲,父母對我們也是無可奈何……”這些發自肺腑的話道出了學生的真實想法,我很感謝學生對我的信任,能向我吐露心聲并愿意和盤托出。
我們的學生多么需要喚醒啊,似乎還在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自小沒有養成好習慣,不懂得時間的重要性,沒有目標,每天在渾渾噩噩中度過,有時候也會開展關于“時間管理”的班會,但似乎都是曇花一現,沒有三天就打回原形了。僅僅有極個別學生還能跟著老師的節奏往下走。
人這一生,多則不過百年。白駒過隙,如一粟之渺然。恍惚間,晨起昏定一日日,卻已是斗轉星移幾萬個往復來回。橫亙在眼前的是人生,縈繞在身邊的是歲月。
不懼生死,無畏離別。因為這是世間最自然的輪回。哭著來到這個世間,又在哭聲中悄然的從這個世間離去。雖曾經過,似曾未來。
一分鐘,能讓我感知時間的緊迫;
一分鐘,告訴我轉瞬即逝的人生;
一分鐘,警示我時間的寶貴;
一分鐘,提醒我不再迷茫與彷徨;
一分鐘,喚醒還在沉睡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