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人身邊總有那么幾個有過敏體質的朋友,有的一到春天就開始打噴嚏,有的一喝酒就全身起疹子,有的一吃芒果或者蝦蟹就腫成“豬頭”……現在過敏的人越來越多,加上過敏難以根治,許多人病情反復,且殃及的器官多,不僅給許多人的健康帶來危害,也給生活造成了困擾。其中皮膚是最常見的過敏部位之一,一旦發作奇癢無比,還會越抓越癢。那么皮膚過敏該怎么辦?家庭醫生在線邀請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的劉雋華副主任醫師,讓專家來給大家支支招!
皮膚過敏的原因和類型據劉雋華副主任醫師介紹,導致皮膚過敏的原因有很多,可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包括:1、遺傳的易感性因素,患者本身的特應性體質導致患者容易過敏;2、自身抗原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免疫系統紊亂,也會導致患者出現皮膚過敏。外在因素包括:1、環境因素,如空氣中的霉菌、花粉等;2、飲食因素,患者對某種食物過敏;3、接觸因素,如接觸金屬鎳、橡膠、有機溶劑等過敏;4、藥物因素,如對青霉素等藥物過敏。
可見導致皮膚過敏的原因又多又復雜,不僅如此,臨床上的過敏性皮膚病也有許多種,而常見的包括蕁麻疹、濕疹、接觸性皮炎、特異性皮炎、神經性皮炎、藥疹等等。
了解完皮膚過敏的原因和種類,再來看看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避免皮膚過敏。
三招擺脫過敏煩惱1、找到過敏原并避開,祛除病因。
因為過敏原的范圍太廣,所以患者只有明確了致敏物質,才能避開過敏原。例如飲食因素導致的過敏,可以通過食物記錄法、觀察法等方式找到過敏原,避免食用或過量食用導致自身過敏的食物。如果日常生活中無法明確過敏原,劉雋華副主任醫師建議大家到醫院做過敏原測試,如特異性的IgE檢測,找到致敏的食物種類。醫院查過敏原的金標準是抽血查特異性的IgE。如果IgE陰性,基本上可以排除過敏;如果IgE陽性,則懷疑有過敏的可能。
吸入性過敏原有時候很難避免,花粉過敏的患者春季盡量減少外出,外出時要戴好口罩,少去花多的地方,避免接觸花粉;塵螨過敏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居家環境的干凈,定期清掃,防止霉菌、灰塵、螨蟲等引起過敏;霉菌過敏的患者應住在干燥的環境中。
2、日常注意皮膚護理
日常皮膚護理很重要,因為只有皮膚屏障正常時才不容易過敏。第一,要注意皮膚保濕。保濕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護膚。皮膚干燥和易過敏的人,建議在洗澡后及時使用潤膚霜,保持皮膚的滋潤,尤其是在冬天。第二,盡量少使用化妝品,或使用不含致敏成分的化妝品。第三,用溫水洗臉。很多人喜歡用熱水或者冷水洗臉,但水溫太高容易破壞面部的皮脂膜,水溫太低也容易***皮膚。
3、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心態
有研究證明,人在亞健康狀態時更容易過敏。因此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規律作息,適當運動,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同時要學會舒緩壓力,穩定情緒,保持身心健康。
皮膚一旦過敏了怎么辦?有些過敏體質的人群不只有一種過敏原,有的甚至對許多東西都過敏,日常生活中難免會碰到,一旦出現過敏癥狀要及時處理。輕度過敏患者在找到過敏原后,通過避開過敏原和自身免疫調節,可自行緩解;若過敏癥狀未能好轉則應該尋求醫生的幫助,進行藥物治療。
要注意的是,皮膚瘙癢時應避免搔抓,因為搔抓引起機械性創傷可釋出自身抗原,激起免疫反應,所以要及時用藥止癢,否則病情遷延會導致治療難度增加。最常用的止癢***是口服抗組胺藥物,還可以外用止癢的制劑,如爐甘石洗劑或激素類的制劑。
假如過敏癥狀較嚴重,不治療可能會加重病情,嚴重者甚至出現過敏性休克。若無法找到病因避開,且癥狀較重影響到生活的患者,建議長期口服抗過敏藥物控制癥狀。
抗過敏藥有哪些?購買時要注意什么?最常用的抗過敏藥物是抗組胺藥,目前分為一代抗組胺藥和二代抗組胺藥。臨床上最常用的是二代抗組胺藥,主要包括氯雷他定、奧洛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咪唑斯汀等。比較常用的一代抗組胺藥包括撲爾敏、賽庚啶、酮替芬,藥效好但是因為藥物的半衰期較短,一般一天要吃三次,而且嗜睡作用明顯,所以臨床上比較少用。
患者去藥店購買抗過敏藥前要清楚平時吃感冒藥時會不會困倦,如果會,那么應選擇副作用較小的二代抗阻胺藥,嗜睡作用較輕,不會對平時的工作和生活產生太大的影響。如果吃感冒藥后沒有疲乏,那么可選擇一代抗組胺藥。但因為有嗜睡作用,所以要開車或進行高危作業的患者不能用一代抗組胺藥。
#健康科普排位賽##家庭醫生超能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