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鞭草作為一種帶有芳香特性的植物,無論是我們中國還是西方世界,它被人們發現都有著較長的歷史,但是十分有趣的是在西方和東方,最開始時它卻走上了一種全然不同的道路。
馬鞭草原產于南美洲一帶,后來被西班牙人引種到了歐洲,因為它十分清新香氣,很快的被歐洲那遍地開花的貴族們喜愛,將它種植在花園之中,從而花園增強香氣。在當時,馬鞭草這個后來者也很快的引起了教會的注意,將馬鞭草發出香氣冠以圣潔之名,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多種宗教活動之中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甚至在它還被冠上了可以解除詛咒的功效。
馬鞭草傳入我們中國的時間也較早,大約在隋末唐初時在民間就有了不少關于它的記載。馬鞭草吸引我們國人的注意,并非因為它的香氣,而是它的醫藥用途,特別是那個時期我們那些善于使用草藥的少數民族同胞們,他們更是常將馬鞭草使用。在唐代成書的《備用千金方》之中,藥圣孫思邈便在其中記錄了馬鞭草的一些用途,讓它更好地服務廣大底層的民族,這一點上和西方有很多的不同。
將馬鞭草用于烹飪這件事情上,歐洲無疑要比我們要早,在歷史上歐洲因為***人對于香料生意的把持,對于任何帶有香氣的植物都愿意嘗試著用于烹飪,馬鞭草在十七世紀作用便被用于烹飪。最初是貴族們將它添加入下午茶之中,它本身那類似于檸檬的獨特香氣為茶飲帶來了別樣的氣息,很快便得到了很多人效仿。隨著歐洲人對于馬鞭草在烹飪中認識加深,馬鞭草開始被用于蛋糕的烘培,將馬鞭草切細后用于水果沙拉,將馬鞭草用于浸泡奶油為奶油增添清新香氣,在蒸煮魚鮮的時候用于提鮮,在調制酒水時用于提味的,用途上馬鞭草得到了很大的擴充。
在中餐之中,我們對于馬鞭草的應用則是要到近些年才開始,隨著我們對于中西方烹飪的融合,馬鞭草才逐漸被我們所重視使用。在中餐之中,一些熏烤、烘烤的禽類菜肴上,馬鞭草可以被用于搭配其他香料,成為一種填充料為食材帶來清新的香氣。在一些傳統的蒸魚上,馬鞭草搭配香氣也能起到一些提醒的作用。在一些麻辣口味的炒貝殼上,馬鞭草可以搭配羅勒、辣椒這類的香料使用。馬鞭草香氣濃郁,雖然屬于清香類型,帶有解膩效果,但是用量上不可多,主要起到調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