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跟我媽抱怨工作地點離家遠,房租貴,工作又不好做的時候。
我媽就會很順口地說,想當初……
是啊,想當初我也有一個薪資跟現在工作一樣,福利待遇比現在工作要好,離家又近的工作。
我媽苦口婆心地勸說,我爸冷靜理智地分析利弊,我姐過來人的建議忠告。
總之全家總動員,希望我選擇那個離家近、待遇好的工作。
最終我還是選擇了現在這個工作,沒有什么特別的理由,只因為這是我想做的事情。
抱怨、牢騷只是暫時的,內心源源不止的熱愛才是支撐我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就像毛姆小說《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查爾斯先生,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他過得窮困潦倒,并且一再遭受命運的摧殘。
可一切的背后,他得到的是內心的安寧與平靜。
如同書中所說:
難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讓你感到舒服的環境里,讓你的內心得到安寧是糟踐自己嗎?
難道成為年入上萬英鎊的外科醫生、娶得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嗎?
我想這取決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于你認為你應該對社會做出什么貢獻,應該對自己有什么要求。
對于生活,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期許,有些人想過平凡安寧的一生,有些人想歷經大起大落,尋求自我的成功。
人生沒有統一標準,沒有誰規定哪個好哪個壞,既然是自己喜歡的,那就放手去搏。
讀毛姆的故事,你會發現,終有一天,每個人都會想起自己的夢想和初心所在。
這時候,迷茫、名利、辛苦、畏懼都會離你而去,你會找到自己的人生之光,拋開所有一切,沉浸在真正的生活中。
在互聯網尚未如此猖獗的年代,懷才不遇是常事。卡夫卡、梵高、高更都不外如是,生前籍籍無名,死后聲名顯赫。
但毛姆卻免去了這種“不幸命運”。
他活著的時候是全世界名氣巨大、賺錢還多的作家。每本書都能賣出數百萬冊的銷量,被譯成各國語言,不少小說還被搬上銀幕,瘋狂的讀者在他的豪宅前拍照、攝影;
住豪宅、開豪車、周游列國、出入上流社會、情人無數。
而他又不是那種流行小說家,他的作品同樣具有極高文學價值,許多作家對他推崇備至。
馬爾克斯說毛姆是他特別喜歡的作家之一,奧威爾說現代作家里毛姆對他影響極大。
村上春樹會時不時將毛姆翻出來閱讀,劉瑜則說毛姆是她的旅行好伴侶。
認識了毛姆,你會發現,世界上真的有人能這么通透人性,看透社會,并因此獲得世俗上的巨大成功。
據說連英國首相丘吉爾,都害怕他的毒舌,和毛姆互相立下君子協定說:“以后你不取笑我,我也永不取笑你。”倆人因此做了50多年的朋友。
為什么毛姆的小說會如此迷人呢?
在我看來,毛姆小說展現出對人性、生活的深刻洞察。
毛姆是一位對世俗世界有深刻理解的人,總是忍不住對人生、愛情說些俏皮話。這樣的智慧言語時常穿插在故事里,人物對話中,借人物之口說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他認為,痛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痛苦絕不能提高人的修養,只能讓人變得粗暴無情。貧窮也是一種痛苦。貧困讓他們變得既貪婪又卑鄙,既奸詐又虛偽。”
他認為人是生而孤獨的,你要學會忍受自己的孤獨。“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里,只能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
他覺得人除了眼前的世界,還需要有詩和遠方。“要記得在庸常的物質生活之上,還有更為迷人的精神世界,這個世界就像頭頂上夜空中的月亮,它不耀眼,散發著寧靜又平和的光芒。”
看著這些話,就像和一位年長的叔叔聊天一樣,他既睿智又有點喪,告訴你的卻全是人生的真相。
毛姆久負盛名的一本書——《月亮與六便士》里,這個人物走得更加極端,按照世俗的生活軌跡已經走到中年的保險經紀人,家庭美滿、生活安穩富足,卻突然被“畫畫”的夢想砸中,不惜拋妻棄子,從零開始學畫,最終將自己放逐到塔希提島、患麻風病而死的“高更”;
人的一生,到底如何度過才是正確的?這一生你到底想做什么,過一個怎樣的人生?
每個人20多歲的時候,都應該問問自己這個問題。
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應該去看看毛姆。跟著他的主人公去經歷懷疑、思考、經歷和經歷過后的返璞歸真,在他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
不管你是選擇了世俗既定的人生道路,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過雖然怪異但卻滿足的一生,都是成功的,問題的關鍵是,你要心知肚明。
要看毛姆,推薦你讀讀——毛姆作品精選集(夜光珍藏版),選本經典、翻譯可靠、裝幀精美,還很特別,適合自己閱讀、收藏,送友人。
這套書一共5本,從毛姆眾多作品中,精選收錄了毛姆四部代表性作品。
被譽為文藝青年圣經的《月亮與六便士》,毛姆自傳體長篇小說《人性的枷鎖》,毛姆本人非常得意和喜愛的一部小說《尋歡作樂》,和集毒舌與批評于一身,堪稱文學評論典范的《巨匠與杰作》。
《月亮與六便士》
這是毛姆極負盛名的一部小說,出版百年以來感染了無數讀者,被評為文學青年心中永恒的文藝圣經。
它的故事許多人都不陌生,以著名的印象派畫家高更為原型:一個英國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突然有一天留下一張字條“晚餐準備好了”,就徹底消失了。而他離開的原因聽起來如此匪夷所思:迷戀上繪畫,要去追求繪畫理想。
他是個十足的“渣男”,拋家棄子,自己的生活也越來越窘迫,幾次差點餓死,還面臨著“自己是否有繪畫天賦的精神折磨”,但卻一直如癡如醉地畫著。
最終他遠遁到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上,同一個土著女子同居,創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驚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風病雙目失明之前,在自己住房四壁畫了一幅表現伊甸園的偉大作品。但最終卻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自己的畫作付之一炬。
高更自畫像
通過這個故事,毛姆想講述什么呢,"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里,淡泊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
我想,這一切都取決于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于他認為對社會應盡什么義務,對自己有什么要求。
月亮,還是六便士,親愛的讀者,你會如何選擇呢?
《人生的枷鎖》
屈服于欲望與幸福縱然失敗,也比千百次成功更加值得(40歲作品)
《人生的枷鎖》是毛姆的代表作,也是一本具有明顯自傳色彩的書。主人公行走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力圖在混沌紛擾的生活漩流中,尋求自己人生的真諦。這是毛姆寫給現實中每一個迷茫人的書,打破枷鎖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毛姆的小說動人的一個地方,在于人物的心理描寫,在面對困難和選擇的時候,他是如何思考的,真實的欲望,人性的美好,看得人如臨其境。
而除了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他個性中不斷自我剖析自我否定的勇氣和敢于為自己人生負責的態度,也值得每個人學習。
《尋歡作樂》
步入婚姻殿堂男女的參考讀本
《尋歡作樂》是毛姆公開承認自己特別喜愛和得意的作品。毛姆描寫婚姻,往往有些冷酷,卻精準的揭露了婚姻和愛情的本質。對于戀愛中,或即將奔赴婚姻殿堂的男女,這本書真的值得一讀。
《尋歡作樂》中,通過一位不大出名作家之口,講述了另一位偉大作家的人生。用零碎的片段,拼湊出一個人的一生,真相一點點揭開,讀起來有種淡淡的懸疑,欲罷不能。
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從相愛到走向婚姻,真正會經歷什么?“她那樣地笑著好像是因為她喜歡我似的。”
讀了《尋歡作樂》,你會看到婚姻的另一面。它或許不浪漫、不光鮮,但足夠真實。婚姻并不必然走向崩潰,但愛情卻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淡薄甚至消失,天長地久的愛情只存在于傳說中。只有認清這個真相,才能更勇敢的面對生活。
《巨匠與杰作》
一部無孔不入的文壇“八卦”書
毛姆就像是一個潛伏在文學圈里的偵探。在《巨匠與杰作》這本書中,毛姆談了十部他認為偉大的作品,不光評點了作品。書中還饒有興趣地八卦了福樓拜、司湯達、狄更斯、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些叱咤風云巨匠們的秘聞。
隨著時間的見證和考驗,《巨匠與杰作》中毛姆討論的經典,和這本書一樣也成為了經典。
毛姆這個八卦老頭的另一面,全在這本書里了。他在這本書里,把那些文豪們剖析得明明白白,堪稱一部無孔不入的文壇“八卦”。
書里充斥著毛姆像“狗仔”一樣打探到的大文豪的生活信息,毛姆這個段子高手,把那種“我有一個朋友”式的小說,寫得高雅而富有趣味,拿起來放不下的一本書。
這套書裝幀很特別。
《月亮與六便士》水藍的封面上,你可以看到一輪圓月和幾枚錢幣。夜光下,圓月變成新月,六便士漸漸消失不見;
《人生的枷鎖》的封面,是一只被鎖鏈困住的小鳥。夜晚小鳥腳上的枷鎖打開,失去枷鎖的桎梏。另外還有,夜光下酒被喝掉,只留下紅紅的唇印,羽毛筆下顯出隱藏的字跡。
很特別的設計,有巧思也有新意,藏著生活的哲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我們努力生活,終有一天枷鎖打開,生活的字跡顯露出來,便是人生的過程了。
它們是一種儀式,也是一種態度。
這套書的翻譯,全部是國內知名翻譯家。王晉華教授曾獲國家新聞部頒發的外國文學優秀作品獎,已翻譯《傲慢與偏見》《了不起的蓋茨比》等經典著作。黃水乞教授從事英語研究工作多年;趙文偉老師出版譯作近50種,代表譯作有《毛姆傳》《瘋狂的奧蘭多》《歌劇魅影》等。
他們用***保證了這套書的高品質。
裝幀精美,印刷考究,每本書中都含有一個有設計感的精美書簽。
毛姆對于生活有著最清醒的認知,他說過:“生命沒有理由,生活沒有意義。”他只是想告訴我們,在這世上,最為珍貴的就是尋常。
如果你還沒找到生活的答案,不如在這套書中尋求答案,“不成為任何人”的生活方式,只按照自己想要的去度過生活,那才是真的人生。
當你迷失方向,這套書中毛姆段子手式的講述,總會讓你獲取力量,從而向更遙遠的地方前進,去迎接這世上的種種神奇;當你感到疲累,輕輕熄滅燈光,夜光版的封面,讓你獲得平和,看到屬于你的溫柔月亮。
限時特惠6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