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3日)
是第八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
如今
喜歡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
受“籠養文化”影響
很多天津人喜歡養鳥類當寵物
不過
廣播君提醒你
天津一些常見的鳥類寵物已經列入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抓捕、販賣、購買、飼養都是違法的
天津正在嚴查
這些常見的寵物不能養了
2021年2月1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公告,公布新調整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這是《名錄》1989年1月發布施行以來,首次大幅調整。
新《名錄》主要有兩點變化:
一是在原《名錄》所有物種均予以保留的基礎上,將豺、長江江豚等65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國家一級;熊猴、北山羊、蟒蛇3種野生動物因種群穩定、分布較廣,由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二級。
二是新增517種(類)野生動物。其中,大斑靈貓等43種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狼等474種(類)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受“籠養文化”影響,在我市鳥市中常見的歌百靈、蒙古百靈、云雀、紅喉歌鴝、藍喉歌鴝、畫眉、鷯哥、紅嘴相思鳥、紅脅繡眼鳥等野鳥均升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黃胸鹀、勺嘴鷸、青頭潛鴨、東方白鸛、藍冠噪鹛、緬甸陸龜等野外種群已經瀕危的物種,更是直接新增或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如果市民正在養殖這些鳥類,可以向天津市野生動物救護馴養繁殖中心咨詢,***68975449。
抓捕、買賣、飼養這些動物都要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七條:禁止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對于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而言,抓、養、買賣一只都是嚴重違法的,情節嚴重的負刑事責任。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未取得人工繁育許可證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本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的野生動物的,由縣級以上人民***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沒收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并處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價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未經批準、未取得或者未按照規定使用專用標識,或者未持有、未附有人工繁育許可證、批準文件的副本或者專用標識出售、購買、利用、運輸、攜帶、寄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由縣級以上人民***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沒收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和違法所得,并處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價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人工繁育許可證、撤銷批準文件、收回專用標識;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未持有合法來源證明出售、利用、運輸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沒收野生動物,并處野生動物價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2021年1月29日,市規劃資源局、市農業農村委、市委政法委、市***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清風行動”的通知》,2021年1月31日至2021年3月31日,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代號為“清風行動”的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聯合行動。截止2月底,已累計出動執法人員92人次,開展執法檢查13批次,現場處置非法馴養野生鳥類5起,共計收繳“三有”野生鳥類136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只,查處涉野生鳥類違法案件5起,抓獲違法嫌疑人5人。
今年首批北遷候鳥已經抵達天津
天津春季候鳥遷徙一般在3月中、下旬達到高峰期,大概持續到5月底結束。根據我市候鳥主要棲息地監測,隨著天氣轉暖,首批北遷候鳥已抵達我市。
北大港濕地:棲息在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大雁有3萬多只、天鵝1000多只、東方白鸛400多只,以及上萬余只的斑嘴鴨、綠頭鴨、斑頭秋沙鴨等。
七里海濕地自然保護區:停留在七里海濕地的候鳥數量有幾萬只,主要有雁鴨類、鷺類等,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比往年更是大幅度增加,發現東方白鸛3000多只,天鵝200多只,白鶴40多只,白琵鷺20多只。
大黃堡濕地自然保護區:目前,有野鴨3萬多只,東方白鸛300多只、灰鶴300多只、白琵鷺200多只、天鵝100多只。
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2021年以來,有3500多只白鷺、蒼鷺、草鷺、鸕鶿、綠頭鴨、斑頭鴨等集結越冬至今,從1月中旬開始,約有400只東方白鸛、60只灰鶴、40只天鵝在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及周邊停留棲息。
寶坻區:2021年1月17日在寶坻區觀測到灰鶴種群,種群數量從最初的200余只發展到1000余只,2月19日觀測到大天鵝種群,數量大約在200-300只,隨著逐漸北遷,目前還有少量在該區活動。
記者|肖荻
來源:天津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