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封控措施引發全球航運業擔憂,封控或將嚴重沖擊貨車運送服務,進一步提高運輸成本。目前,上海港正在全力以赴保證全球供應鏈穩定。
據悉,上海港是世界第一大集裝箱海港,洋山港、外高橋港均在浦東,雖然仍維持***,但預計在封控期間生產力將下降。業內人士表示,在實施防疫限制措施中,處于灰色地帶的服務業之一是貨運業。雖然強調卡車將持續運輸貨物,但有運營商坦言,道路及地區封鎖會影響他們貨運能力,港口也持續實施嚴格限制,司機必須出示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才能進入港口及碼頭。
馬士基指出,上海因疫情封控將嚴重損害卡車運輸服務以及增加運輸成本,中國對疫情的加強措施將進一步沖擊全球供應鏈。
根據MLP消息,馬士基28日在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由于上海浦東及浦西采取分區分時封控,時間到4月5日,雖然機場和深水港保持***,但上海卡車運輸將有30%會受到嚴重影響。此外信中也表示該公司在上海的倉庫會關閉到本周五,也就是4月1日,以結果來說,物流遞送時間會更長,運輸成本如改道費和高速公路費用都可能會提升。
根據馬士基的報告,目前其上海員工正在居家辦公,但深圳、寧波、廈門及青島的倉庫持續保持正常營運,而港口碼頭及上海港本身都維持***,盡管馬士基預計會出現更多延誤及擁堵,但尚未宣布有船舶取消停靠,或改道至備用港口。
許多物流公司透露,正試圖將貨物從上海改道至其他港口,預計本周延誤時間將增加,封控措施也可能會進一步延長。美國貨運倉儲公司SEKOLogistics指出,寧波港可能暫代上海,成為浙江省工廠的出貨港口,但“預期空運費率今起將大幅提升”。
數據顯示,上海港吞吐量維持在約14萬TEU。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人員預測,由于封控措施,港口效率將下降,擁堵程度可能會變嚴重,例如原定于本周運往日本的貨物將被重新安排到下周。
據上海發布消息,浦東封控消息發布后,上海港所有碼頭作業人員幾乎全員到港,全力以赴為出口企業保暢,保證全球供應鏈穩定。
3月28日早上5點前,港區所有崗位工作人員全都到港,確保管控期間正常生產需要,保持24小時作業。在洋山四期碼頭,橋吊、軌道吊、自動化引導小車各司其職,運轉自如。
在確保物流鏈暢通的過程中,除了碼頭員工外,還需要不少生產輔助單位,特別是進出港區的集卡通行問題。28日,集卡司機還需持有電子設備交接單和48小時內核酸陰性報告才可以正常通行。
當晚,上港集團依托大數據平臺,緊急開發了“上港集團防疫通行證”,并于29日早晨6點起,正式上線啟用。該平臺,通過對接大數據中心的核酸檢測數據、隨申碼信息,并結合電子設備交接單業務信息,生成電子防疫通行證供駕駛員手機端使用。通過前置控制派車規范操作,既方便了集卡駕駛員操作,也為路管部門提供了更加準確、安全、直觀的依據,更提高了集裝箱車輛物流周轉效率。
面對疫情帶來的諸多挑戰,上海港還第一時間推出了“集裝箱陸改水”“海鐵聯運”等服務,通過集疏運體系的優化,來緩解上海港公路運輸資源緊缺的壓力。
據洋山港海事局統計,3月28日國際航行集裝箱船舶安全進出27艘次,內支線船舶安全進出39艘次,船舶數量和通航秩序保持正常運行。3月29日國際航行集裝箱船舶安全進出22艘次,內支線船舶安全進出36艘次。
3月28日,長江口進出船舶366艘次,其中大型船舶319艘次。3月29日長江口進出船舶648艘次,其中大型船舶360艘次。據了解,這些船舶運輸的不少都是民生物資,有三分之二是經過上海港前往長三角地區。
VesselsValue的數據顯示,目前在上海附近排隊等待的船舶數量在兩周半內增加了5倍,不過集裝箱船舶排隊數量并沒有出現大幅增長,主要是干散貨船和油輪排隊數量出現了大幅增長。
截止3月30日,在上海附近等待的干散貨船舶數量為129艘,油輪數量為107艘,集裝箱船舶數量逐步在減少僅為39艘,另外還有48艘雜貨船以及17艘氣體運輸船和7艘其它類型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