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一直覺得,人類最喜歡的,并不是正劇,而是正劇之外的八卦。
就像當年報社來了一個領(lǐng)導(dǎo),我們關(guān)注的,并不是領(lǐng)導(dǎo)的履歷有多輝煌,領(lǐng)導(dǎo)的能力有多強悍——這些有什么好了解的?
這是領(lǐng)導(dǎo)的領(lǐng)導(dǎo)該關(guān)心的事。
我們關(guān)注的,是領(lǐng)導(dǎo)結(jié)婚了嗎,老婆長得怎么樣,跟舊情人還有沒有的復(fù)燃的可能?
看吧,早在靈長類無聊地于荒山野嶺之際,曬著太陽彼此扒拉著對方毛發(fā)里的虱子時,這一三姑六婆的技能,便嫻熟地存在于大腦深處的皮層里了。
SO,在2021足火版巖茶十二金釵已經(jīng)成功上架之際,在經(jīng)歷了大半個月的試茶折騰之后,村姑陳覺得,有必要,把本輪十二金釵選角背后的八卦,一并寫出來。
以滿足吃瓜群眾們,邊喝著巖茶十二金釵,邊看爆料笑到抽筋的愉快心情。
鐵羅漢(四大名叢之首):
鐵羅漢是村姑陳的摯愛。
所以,每一次的十二釵組合,如果時機湊巧,有適合的鐵羅漢,那必定是要選它入圍的。
時間一長,便會生成一種執(zhí)念,仿佛沒有鐵羅漢的十二金釵,是不完美的。
仿佛沒有鐵羅漢參與的十二金釵,有點沒檔次。
李麻花于是很崩潰。
尤其是組合輕火版巖茶十二金釵的時候,鐵羅漢基本都沒出來——鐵羅漢大多是足火,中足火,甚至高火,中輕火和中火的鐵羅漢,太少太少。
有時候為了尋找一款好的鐵羅漢,整個十二金釵的組合,會延期一個多月推出——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蒼老。
這一次的鐵羅漢,果然沒有辜負我的厚望。
它厚實,端凝,沉實。當歸的藥香像塊沉香一樣,沉甸甸包在漿感極厚的湯水里,緩緩釋放。
是一款沉穩(wěn)大氣的,壓軸之作。
金鑰匙(武夷名叢):
從前,喝過金鑰匙。
但大多是歪瓜裂棗。不是產(chǎn)區(qū)不正,就是工藝不行,甚或儲存不好。
反正哪哪都不對勁。
后來就喪失了喝金鑰匙的興趣。
尤其在做輕火版的巖茶十二金釵時,金鑰匙這種名叢,還沒完全做好,輕火的喝起來,那味道,又輕浮,又曖昧。
說不出的怪異感。
這一次,李麻花說她挑金鑰匙,挑得很辛苦。找了好多家,都沒有了——拼進了大紅袍里,增加醇厚度與木質(zhì)味去了。
難得碰到三家,還有貨,也是淘汰了兩家,才選中的最后這一家。
要說難度,比之西天取經(jīng),是難上加難了。
向天梅(武夷名叢):
從前我做過一個巖茶組合。
叫梅花三弄。
是三種梅花香的巖茶合在一起的,有梅占,有向天梅,有水金龜。
它們仨,雖然都是梅香清雅,但各自的格香,又有不同,各有各的妙處。
武夷巖茶里,蘭香多見,而梅香不常見。難得三款有梅花香的巖茶放在一起,真真是稀罕之極。
今年,梅占單獨上架了,水金龜歸進了四大名叢里,都有了歸宿。
唯有向天梅,還小姑獨處。
于是將它合進了足火版的巖茶十二金釵里。
在各種茉莉香,桂花香,蘭花香,梔子花香里,一展清長吧。
玉麒麟(武夷名叢):
玉麒麟,從前我很少喝。連見也少見。
是一款很奇特的巖茶。
生產(chǎn)它的農(nóng)戶說,家里有好幾片名叢的茶地,因為品種特征做不地來,陸續(xù)地都砍掉了——改種了肉桂——只有這片玉麒麟,地好,年年都能做出來極有特征的香氣和滋味,于是才得以保留下來。
資料里說,玉麒麟是因為葉片形似龜甲,才得名“麒麟”。明年春天打算去看一看,看看是不是真的“形似龜甲”這么有趣。
玉麒麟產(chǎn)量不高,一戶一年僅得40斤左右,大約就是一桶青的樣子——跟量產(chǎn)的肉桂比起來,是小溪流之于大海的差距。
但村姑陳就是獨愛這些產(chǎn)量低的巖茶。
遍地都是肉桂,想喝哪里買不到?
但玉麒麟,就只能在十二釵里喝到,這妥妥地給足火版十二金釵,增加了無上的榮光。
再悄悄說一句,玉麒麟是一款在小范圍里分享的巖茶,它有獨特的群體,都是福州的一些資深巖茶玩咖。
重點是,他們是以一斤大幾千的價格買回去喝的。
嗯嗯,對比一下我們足火版十二金釵的價格,瞬間覺得,我們家的粉絲們真是賺大了!
矮腳烏龍(北苑名叢):
這是最早的名叢。
是早在大宋朝,不,早在更早的唐朝,閩王王審知的年代,它便存在著了。
它是閩王的皇家御茶園里,最有名的幾款茶樹之一。
戰(zhàn)敗的時候,閩王把茶園當作禮物,送給了趙家兄弟,成為了大宋朝的皇家御茶園。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連國土都淪喪了,又何況幾株茶樹?
矮腳烏龍,從此改了姓氏,成為了宋朝的皇家御茶。
一眨眼,就是幾百年。
直到現(xiàn)在,它反倒成為了不太聞名的一個存在。
從一哥的位置上下來,沉默了這幾百年。
它著名的蜜桃香,也慢慢在武夷巖茶輕火的風潮里,迷失了獨特之處。
落翅的鳳凰,總是格外招人憐憫。
于是,每一次的十二金釵組合,我總是想給矮腳烏龍留一個名額,希望它被更多的人知曉,知曉它迷人的蜜桃香,而不是被拼配進大紅袍里,成為一個背景墻般的存在。
那,是對曾經(jīng)的茶界名秀,最大的諷刺。
瓜子金(武夷名叢):
這也是武夷山聞名不如見面的一款名叢。
有說它的葉片,像瓜子一樣。
有人說它的香氣,是炒瓜子的香氣。
有人說它的香氣,是奶油香。
總之,在這款名叢身上,故事真的不少。
然而,名叢雖好,能做好它,也實非易事,要茶地夠好,要工藝到位,才能把它的品種香給做出來。
否則,一款品種香都不明顯的茶,它還有什么存在的價值呢?
尤其名叢,產(chǎn)量低,接觸的機會少,做它的機會也少,沒得練習,只能硬著頭皮憑感覺來做,這就更難了。
有悟性的人,經(jīng)過調(diào)整,三五年就能做出極好的品種香來。
而沒悟性的人,便是生生洇滅了這款名叢,浪擲了它的好材料罷了。
故而,這些年,淘到的瓜子金比較少。
遇上了這一款,還不錯,能讓大家感受到更多的名叢,便將它拼進來了。
奇蘭:
市售的奇蘭,大多是輕火。
原因無他,因為身為一款高香品種,奇蘭的傳統(tǒng)做法,是“保香”。
要保住它的獨特香氣,否則,便空負了“奇異蘭花香”這個品種特征。
這一次的足火版十二金釵,加入了足火的奇蘭,是想讓列位看官,感受感受不同的火工狀態(tài)下,奇蘭那不一樣的風情。
那有別于輕火巖茶的豐腴湯水,以及被豐腴茶湯包裹著的,濃郁奔放的蘭花香。
那是夏夜里,轉(zhuǎn)角處,那一叢不知名的小白花,被盛夏的燥熱烘托著,從花蕊里散發(fā)出的荷爾蒙香氣。
那是一叢植物,在這夏夜,極盡的絢爛之能事。
足火的奇蘭,與輕火的奇蘭相比,更沉更實了。湯水更稠更滑了,香氣更幽長幽深了,像一口深井,沉不可測。
那是武夷茶,另具的一股風流。
春桃:
濃郁的蜜桃香,是春桃給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從前,矮腳烏龍給我的感覺,便是蜜桃香極濃郁。
而這一輪的十二金釵選拔里,我刻意把矮腳與春桃放在了一起PK。
一個是北苑的名叢,一個是茶科所培育出來的新品種,然而,春桃卻并沒有輸。
同為蜜桃香,矮腳因為樹齡的關(guān)系,更內(nèi)斂,更成熟,而春桃,香如其名,是一只剛剛成熟的桃子。
飽滿多汁,香甜可人,雪白***,只令人想食指大動。
它另辟蹊徑,走的是小清新路線。更加令新茶友們,喜歡。
黃玫瑰:
一直以來,黃玫瑰的玫瑰花香,便是極難做的。
一般的人做出來,這花香會變。
當然,形成“黃玫瑰做不出玫瑰花香”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工藝的原因,一方面,也有種植環(huán)境的影響。
有些地,它就是不適合種黃玫瑰這種高香品種。
這次的黃玫瑰,在干茶里,就讓人聞到了濃郁的玫瑰花香,清晰明了,難能可貴極了。
加上,這些高香茶,極少有足火的,這便讓這款黃玫瑰,更加地彌足珍貴了。
就像寶姐姐穿上了戰(zhàn)袍,鋼鐵柔情俱在,美妙之極。
金牡丹:
中足火茶的花香,相對是隱逸的。
像世外高人。
但金牡丹這種香氣高揚且飽滿而超長待機型的巖茶,它做成足火之后,香氣卻并沒有隱身起來。
它的豐沛香氛,被湯水凝含在了湯里,猶如被琥珀封印的昆蟲,只能緩緩?fù)侣斗曳肌?/p>
這倒更加成就了它的美。
一種端莊的,高雅的,成熟之美。
不比輕火時期的輕浮與飄渺,足火時期的金牡丹,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青梅如豆之后,是柳葉似眉。
雙十年華的嬌羞,相比二八,更迷人一些。
水仙(水簾洞高叢):
這款茶完全是武夷山胡歌友情贊助的。
上一次提到了他的太公,是省公。于是,有好多茶友留言,稱,要喝省公家的茶。
胡歌說,那就把我家的水簾洞高叢水仙,配進足火版的十二釵里吧。
這款水仙,生于水簾洞,樹齡是真正的三四十年,工藝是他老爹操刀的傳統(tǒng)工藝。
八卦一句,他老爹喜歡的,是足火,是那種做到透之后存起來,放三年再喝的茶。
老工藝的傳承,便是如此。老家族的工藝,便是如此。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春閨:
寫春閨的時候,我照例打下春歸兩個字。
正在贊嘆春歸的場景感極妙,李麻花在一邊打斷我——錯了,不是歸,是閨。
啊?怎么可能是“閨”?
取“猶是春閨夢里人”這句詩嗎?可這句詩的意思并不好啊?
李麻花翻一個大白眼。
當時,培育這款春閨的時候,陳所長是打算讓它叫春歸的,春天歸去,春天的歸來,多么有意象。
然而,另外一位茶人,正好生了個閨女。
喜得千金,高興得不得了。
就硬把歸,改成了閨。
用一款茶,紀念閨女的出生。
這凡爾賽,也就只有有實力的人,才凡爾賽得起了。
原創(chuàng)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guān)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yè)原創(chuàng)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jīng)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chuàng)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