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冷榨油真的比較健康嗎?
冷榨油雖然較貴,但營養成分其實和非冷榨油差不多。許多廣告特意強調某種食用油的保健效益,并在廣告中提及冷榨油,這種說法其實具誤導性,因為會讓人以為健康的理由是冷榨”。事實是,同一種食用油無論是否通過冷榨***榨取,保健效益都一樣。
冷榨橄欖油的廣告以大量健康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為賣點,但一般橄欖油其實都包含大量健康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冷榨與否亦然。
要選擇較健康的食用油,應該細讀產品標簽。飽和脂肪酸應該少于總脂肪含量的三分之一。換言之,至少三分之二的脂肪應該屬于不飽和脂肪酸,即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冷榨油味道較濃郁
比較冷榨油和非冷榨油,主要分別在于某些冷榨油的味道。
冷榨油的香氣和味道比較濃郁,所以某些較香的食用油如橄欖油、紫蘇油、亞麻籽油、月見草油、椰油、芝麻油和琉璃苣油,冷榨版本或許更美味。
這些冷榨油的營養成分未必較出色,但因為香味和味道濃郁,所以可以用來烘焙、調味沙拉醬以及腌漬食材,甚至用于香薰和化妝品也行。
冷榨油不宜高溫烹調
冷榨油的另一特質是發煙點低,所以不適合高溫烹飪***。
翻炒和煎炸時,應該選用發煙點較高的烹飪油如芥花油。高溫烹飪時,冷榨油很可能變質,也可能造成火患。
想在日常飲食中加入冷榨油,建議:烹飪完成后才淋上冷榨油,是更恰當的做法。
健康準則:品質、數量、次數
食用油即脂肪,無論選用哪種食用油,其實熱量計算***都一樣,即每公克食用油會產生九大卡熱量。
換言之,健康烹飪不能只考慮食用油種類,還要選擇較健康烹飪方式如燜、炒、烤、和烘焙。
健康準則是品質、數量、次數”。例如煎炸食品既不健康又營養品質差,想吃就要減少數量,例如和朋友分享或點小份,也要減少食用次數,不能常吃。如此一來,我們就能在維持健康飲食之余,也有意識地享用我們喜歡的美食。
健康加油”法
要健康加油”,不一定要選購冷榨油。以下為更實際的健康加油”法:
1)選擇貼有較健康選擇”標簽的烹飪油油。這些烹飪油一般含有較少飽和脂肪酸,以及較多不飽和脂肪酸,例如芥花油、芝麻油和橄欖油。
2)烹飪油一般不會含有反式脂肪或膽固醇,所以不必特別選擇標榜nocholesterol”或transfatfree”的食用油。
3)選擇燜、炒、蒸或水煮,油量宜少不宜多,而且不應重復使用。再健康”的油,用多就不健康。
4)要讓食物更美味,可在烹飪油中加入藥草、香料或蒜頭,隔夜浸泡再使用。
5)烹飪油要密封保存,而且不宜接觸水分、陽光和高溫,所以別放在爐灶旁或窗口附近。一旦顏色變得渾濁或出現雜質或酸臭味,就別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