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偽粗糧”有哪些
這些偽粗糧其實本身也是粗糧,但因不恰當的加工方式和不正確的吃法,讓原來的營養功效降低,甚至起到反作用!所以在選擇的時候得做好辨別。
1、部分全麥面包”
麥子外殼的麩皮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蛋白質、視黃醇等,對健康很有利。因此,很多養生減肥人士都會有意選擇全麥面包。
但是,為了符合大眾的口味,市場上賣的很多面包,主料基本還是小麥粉,全麥粉的含量可能一半都沒有;如果商家再添加大量的糖、油、鹽來提升口感,那熱量基本和普通面包無樣。
提示:購買前可以觀察一下配料表,若是全麥粉排第一位,證明含量較多,相對更好。
2、部分麥片
市面上一些速溶麥片或者水果麥片,在熟制的過程中可能已經損失了很多營養,有些為了符合消費者的口味,還會添加奶精、糖精、植脂末等,其熱量高,營養價值有限。
提示:在購買前,不僅要對比營養成分表,還要選擇相對完整的燕麥片;另外,添加劑種類越少越好;煮熟后粘稠度越高越好。
3、部分雜糧饅頭”
現在市場上的紫米饅頭、蕎麥饅頭、玉米饅頭等層出不窮,成為很多養生人士的熱衷選擇之一。
專家表示,真正的粗糧饅頭不僅賣相差,口感也差,現在的人一般都接受不了;現在市場上售賣的那些松軟光亮的饅頭其實使用的主要還是精麥粉,如把玉米加工成玉米面的時候,谷胚、種皮等都被去掉,最后形成的玉米面粉其實和普通面粉的差異并不大,也不能再說是粗糧。
和玉米面類似,有些玉米糊一類也屬于假粗糧”,膳食纖維丟失后更容易消化,吃多了容易升糖。
4、久煮的粗糧
像小米、糙米等口感比較粗,很多人煮粥的時候喜歡煮久一點,至糊爛,這樣更容易入口。殊不知,長時間加熱的粗糧也會變成假粗糧”!
這是因為粗糧的成分中,除了有膳食纖維,還有淀粉。淀粉在50-60度時就會糊化。這樣雖然口感變好了,但是攝入后也容易使人體的血糖升高。
正確做法:在煮粥前,先將粗糧提前浸泡一晚;在煮開后,慢燉20-30分鐘即可熄火。
5、粗糧餅干、谷物飲料
我們吃到的粗糧餅干大多口感酥脆,粗而不糙。這是因為一些商家會在***的過程中加入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來酥化纖維,提升口感。這也往往導致粗糧餅干中的脂肪含量比普通餅干更高,所以在攝入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量。
谷物飲料也是一樣,先不說將粗糧打磨后養分丟失了,在***的過程中可能還會添加大量的糖,吃多了容易引起肥胖。
粗糧好處多,但不僅要警惕生活中的偽粗糧”,還要注意吃法,粗糧粗吃,才是真的好!
七類人吃粗糧要謹慎
粗糧雖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適合的,有那么幾類人多吃反而傷身!粗糧也是很講究吃法的~
1、貧血
粗糧中草酸和纖維含量普遍較高,會阻礙機體對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還會降低蛋白質、脂肪的利用率,讓貧血狀況一直無法改善。
有貧血問題的人要適當少吃粗糧,若是喜歡吃雜糧,那就不要忘記每日補充足量的紅肉,因為紅肉所含的血基質鐵不受草酸、植酸的影響。
建議:貧血的人可以選擇含鐵量較高的粗糧,如黃豆、小米等。
2、腸胃功能弱
粗糧所含的膳食纖維會對腸胃產生一定的***,對于老人、小孩或有胃病、消化性潰瘍的人群而言,粗糧會加重腸胃負擔,并不適合。
建議:腸胃弱的人可以將粗糧熬成粥適量食用;或者根據情況,間斷、規律的進食,以減小胃腸負擔。
3、兒童
兒童腸胃的消化能力比較弱,所以一旦食用過多的粗糧,就會很容易導致消化不良,還會影響到對其它營養物質的吸收,所以兒童還是盡量少吃點粗糧為好。
3歲以下的幼兒要少吃粗糧,如果一定想在孩子的飲食中添加少許粗糧,也應該粗糧細做”,如用加工得很細的玉米面熬粥。每周給孩子吃雜糧不要超過兩次,每次也不要超過25克。給孩子吃雜糧好的***是粗細搭配,如大米和小米混合熬制的二米粥。
4、青少年
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的旺盛期,長期過多地進食粗糧會導致營養不良,甚至影響到生殖能力。建議每周吃粗雜糧不超過三次,每次50克為宜。
青少年屬于生長的佳階段,在這個階段里,青少年應該補充更多的營養,粗糧中提供的營養遠遠不夠青少年的發育所需,所以青少年們也應該少吃些粗糧,多吃一些營養價值高的食物。
5、老年人
老年人的機體代謝能力降低,消化系統的調節適應能力也有所下降。長期進食過多的粗糧等高纖維食物,會使老年人的蛋白質補充受阻,脂肪攝入量減少,微量元素缺乏,以致骨骼、臟器功能、造血功能等都受到影響。
因此,建議老年人適當食用粗雜糧,每周1~2次,每次約50克。
粗糧”是相對于大米、白面等細糧”而言的一種稱呼,主要是指包括玉米、高粱、小米及各種豆類等在內的糧產品。營養專家認為,富含纖維的粗糧”盡管吃起來不像細糧”那樣順口,卻是難得的保健食品。一方面,粗糧”多種植在高海拔、無污染地區,極少使用農藥、化肥,是公認的具有特殊食療食補作用的天然綠色食品;另一方面,現代人由于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不合理,成天進食的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品,普遍面臨身體素質下降的尷尬境地,粗食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纖維素本身會對大腸產生機械性***,促進腸蠕動,使大便變軟暢通。這些作用,對于預防腸癌和由于血脂過高而導致的心腦血管疾病都有好處。
6、體力勞動者
這兩類人平時都需要大量的熱量,而粗糧中葡萄糖含量少,消化慢、吸收慢,極易導致供能不足。
7、腎病患者
粗糧中的鉀、磷含量偏高,如果把粗糧當成主食大量食用,容易引起高血鉀癥和高血磷癥。
另外,粗糧中所含的蛋白質大都屬于非優質蛋白質,人體的吸收利用率較低,食用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損害腎臟功能。
建議:腎病患者每天***吃50g左右的粗糧為宜,而且各種粗糧最好經常換著吃,把粗糧融入到三餐中,合理搭配。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粗雜糧占全部主食的1/3-1/2,每天攝入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
粗糧能天天吃嗎
粗糧能天天吃,但不建議頓頓都吃粗糧,最好粗糧細糧搭配著吃,原因如下:
1、粗糧雖然營養價值高、升糖指數低,但是粗糧比較硬、難消化,對腸胃的負擔比較大,特別是老人、小孩等腸胃較弱的人群,不宜天天吃粗糧。
2、粗糧的粗纖維含量很高,但是粗纖維一多就有一個缺點,它會影響到人體對微量營養素的吸收,即影響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因此不宜天天吃。
一星期吃幾次粗糧好
建議一星期最少吃2-3次粗糧,平常一日三餐當中,可以將一餐的主食用粗糧代替。從營養學的觀點來看,粗糧和細糧各有特色:
1、粗糧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量,而且食物纖維,鈣、鐵等礦物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的含量也較多。
2、與粗糧相比,細糧更容易被身體消化吸收。此外,細糧中還含有較多的氨基酸,大米不僅含有豐富的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而且其蛋白質的含量也高于粗糧,小麥也是如此。
因此平時吃主食時,應盡量避免品種單一,最好粗、細糧混合食用或輪流食用,建議一周最少應吃2-3次粗糧。
吃粗糧要注意適量:
還有些人知道多吃粗糧好,每天就大量食用,甚至能做到主食都是粗糧。殊不知,過量食用粗糧,尤其是粗糧中膳食纖維含量較高,會對腸胃不利。具體來看:每百克黃豆膳食纖維含量為15.5g;每百克黑豆膳食纖維含量是10.2g,綠豆膳食纖維是6.3g;每百克燕麥膳食纖維是6g,而蕎麥是6.5g。
這些全谷物雜豆類,都要比其他蔬菜水果要高,按照健康標準,每天成年人需要攝入膳食纖維含量為25g~30g。也就是說,每天食用100g左右粗糧,就幾乎能滿足機體需求,不用食用過多。
粗糧吃多的壞處
以25至35歲的人群為例,過量食粗”的話,會影響人體機能對蛋白質、無機鹽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甚至還會影響到人體的生殖能力。
1、如果粗糧吃的太多,就會影響消化。過多的纖維可導致腸道阻塞、脫水等急性癥狀。
2、長期過食粗糧,還會影響吸收,使人體缺乏許多基本的營養元素。所謂面有菜色”,就是纖維素吃的太多,導致營養不良的典型表現。
3、對于那些養分需要量大的特殊”人群來說,過食粗糧,影響吸收而造成的危害明顯,這些人包括懷孕期和哺乳期的婦女,以及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
4、纖維素還具有干擾藥物吸收的作用。它可以降低某些降血脂藥和抗精神病藥的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