堿性的。
確定某種食物到底是酸性還是堿性不是靠味覺來直觀判斷的,必須要經過科學檢測才行,當食物經燃燒后所得灰分的化學成分中主要含有鉀、鈉、鈣、鎂等元素,其溶于水后生成堿性溶液的話就是堿性食物,這類食物除了有奶類食物外,也包括各種蔬菜、水果、豆類以及硬果中的杏仁、栗子等。
兩者都不是。
牛奶食性既不偏涼也不偏熱,而是一種平性的食物,喝了后不會造成人體上火,且食物本身及其制品是膳食中蛋白質、鈣、磷、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B2的重要來源之一,加上牛奶所含的營養素比較完全,營養價值很高又易于消化吸收,對于病人、幼兒、老人等人群來說是十分適合飲用的。
喝了牛奶后其中的蛋白質會與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結合,然后進入小腸,如果喝牛奶時又吃橘子、獼猴桃等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的話,蛋白質會先與維生素C反應導致蛋白質變性凝固,影響人體對牛奶的消化吸收。
牛奶是重要的鈣攝入來源,而菠菜食物中含有豐富草酸物質,如果牛奶和菠菜一起吃的話,兩者食物會生成不溶性草酸鈣,不僅會降低人體對鈣質的吸收,還會對自身健康造成不利。
鞣酸也叫單寧酸,這種物質能沉淀蛋白質,與生物堿、甙及重金屬等均能形成不溶性復合物,如果在喝牛奶的時候又吃了柿子、山楂、石榴等鞣酸豐富的食物,會生成不溶性復合物,繼而出現腹痛、腹脹等腸胃不適表現。
因人而異。
根據《中國營養膳食指南》中建議,每人每日補充牛奶300毫升大約能滿足一天鈣需求的二分之一,加上牛奶中還有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因此一天喝300-500毫升、不超過500毫升牛奶是比較合適的量。
如果是生長發育期的兒童、青少年等人群,可適當增加牛奶攝入量,但牛奶的飲用量也最好控制在1000毫升以內,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以少喝牛奶換其他食物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