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堆成的山叫丘。黃土高原就是典型的土山,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風塵沉積,物質來源主要是近源戈壁和沙漠;二是形成歷史很短,底界年齡只有2.6Ma。此外,連綿的山叫巒,大而高的山叫峰或者岳,四周陡頂端平的山叫崮。
山的形成原因有三大類:
1、由地殼構造運動所形成的山稱為構造山。因為地殼運動,造成地表巖層大面積的褶皺而形成褶皺山或因地殼斷裂上升,形成的斷塊山等都屬于構造山。例如亞洲的喜馬拉雅山脈、太行山,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就是地殼板塊運動、擠壓形成的。
2、原為高原或構造山,后來受到流水、風力等外力長期侵蝕分割而形成的山地,叫做侵蝕山。水流將山體侵蝕成空洞,空洞塌陷后,被水流沖刷成山谷,于是形成了一道道山脈。
3、由某些物質在地表堆積而成的山叫堆積山。這種山形狀很對稱,而且一般都孤立地矗立在低平地區之上。例如各地的火山就是最常見的堆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