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耳是地衣植物門石耳科植物。石耳(UmbilicariaesculentaMiyoshi)別名石木耳、巖菇、臍衣、石壁花。因其形似耳,并生長在懸崖峭壁陰濕石縫中而得名,體扁平,呈不規(guī)則圓形,上面褐色,背面被黑色絨毛。地衣體單片型,幼小時正圓形,長大后為橢圓形或稍不規(guī)則,直徑12cm上下,大者可達(dá)18cm,革質(zhì)。
生長環(huán)境
石耳屬于腐生性中溫型真菌。菌絲在6~36℃之間均可生長,但以22~32℃最適宜;15~27℃都可分化出于實體,但以20~24℃最適宜。
菌絲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長,子實體形成時要求耳木含水量達(dá)70%以上,空氣相對濕度90%~95%。菌絲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長,子實體生長期需250~1000lx的光照強度。
鑒別方式
地衣體多干裂皺縮,呈片狀,平展后完整者呈不規(guī)則圓形,直徑12cm左右,邊緣有時碎裂,小穿孔較大。
臍背突起。上表面灰棕色較光滑;下表面棕黑色至灰黑色,較粗糙,有由多數(shù)珊瑚狀黑色假根組成的羝氈層。
干時質(zhì)脆,易碎。折斷面可見明顯的黑白二層。氣微,味淡。以片大、完整者為佳。